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台灣生醫科技發展的困境與出路


     近來在報章媒體上一再出現令人心驚肉跳的訊息,經濟新聞是台灣失業率再創新高,股市重挫、通貨緊縮,廠商倒閉外移、外資撤退或薪資倒退十三年等,社會新聞不是關廠、抗爭就是搶劫、凌虐、自殺等,這不禁讓我們對自己所安身立命的
土地憂心忡忡。筆者在門診看病時,看到很多外勞非常體貼的挽住老人家的手臂,細心地亦步亦趨的照顧,比自家兒女、孫子都還貼心。筆者心裏想這一代的老人家真是幸運,但是再過三十年我們這一代是不是也還有外勞呢?或者是在那時我們已淪為台勞了。經濟問題已是台灣全民最深切的牽掛,政府及朝野政黨也有感受到這股壓力,所以一直就把拼經濟的口號喊的震天價響,但我們回顧這些時日來,到處仍是時機歹歹,謀職困難的言語,我們不禁懷疑到底拼出了什麼樣的經濟來了?會不會只是光說不練?或是拼錯方向了?產業是經濟的命脈,政府從數年前就喊出漂亮口號:生醫科技是我們繼電子科技後二十一世紀的明星產業,因此每年投入數百億的重資,希望這隻期待中的金雞母能趕快下蛋。筆者數年來從事生醫科技的研發,心裏也多有感觸。其實台灣生醫科技產業到目前為止仍在有聲無影、有研發無產品的階段,顯然是陷入困境了。筆者認為此困境可分三方面來說,一是產學合作的困境;二是產業規模的困境;三是市場萎縮的困境。

首先是產學合作的困境,大家都知道知識經濟是經濟發展可長可久的基本要件,可是台灣目前之生醫科技產業,礙於規模不夠,資本不高,本身無完備之研發條件,因此唯有透過產學合作的過程才能進行研發並落實知識經濟的目的。說真的如果能把學術界龐大且優異的研究能量導入產業界的話,對台灣經濟發展來說不飭是老虎插趐。可是事實上國內學術界和產學界好像是陽關道與獨木橋,學術界瞧不起產業界,認為那是形而下的東西,產業界也瞧不起學術界,認為那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東西,於是二者少有交集。尤其學術界自身有一個很特殊的SCI(科學引用指數)制度,所有學術研究的成果完全以SCI的排行榜來評價,從以前要求前二分之一或前三分之一,變本加厲要前十分之一。雖然SCI的排行可做為論文品質高低的參考,但是誰都知道SCI排名基本上是為基礎醫學研究量身定做的,越是基礎的研究,SCI排名越高。SCI排名越高,升等越快研究經費越多,於是整個醫學界就隨之起舞一窩蜂地投入基礎研究。另一方面的應用性論文SCI排名不高,大家都嗤之以鼻,於是這就產生一個現象,雖然發表了一堆所謂的優秀論文,但這些論文對現實人類生活卻完全脫節,反而對人類生活或產業界有直接貢獻的應用性研究就乏人問津。有人會說產業界應主動向學術界邀請,可是學術界往往認為產業委託是額外的工作,於是就獅子大開口,這對台灣資本額本來就不高的產業界常常就難以承受。而且最重要的是學術界即使接受產業界的委託,但研究導向仍是以基礎研究為主,對產業界的貢獻可想而知了,在美國百分之八十的博士在業界,但在台灣百分之八十的博士在學界,於是產學的隔閡也就越來越深,產業的轉型或提升也越來越困難。因此,我們得好好思考要如何使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並重且如何把學術界和產業界結合起來,使學術界經年來接受政府龐大的研究補助能回饋社會。

第二是產業規模的困境,我們知道生醫科技是高獲利的行業,可是相對的它也是高成本高風險的行業,一個生藥、疫苗或其他第三類(Class III,人體侵入性)製品的誕生,往往是投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經歷無數難產階段才有的結晶。整個來說,巨額的基礎研究花費不算,單單是人體試驗的過程,尤其是第三階(Phase III)的隨機比較試驗,更是坑錢的無底洞,對資本額不夠高的產業界,可能產品還沒上市,公司就支撐不住了。此時很多研究者就想規避人體試驗,用營養食品的方式上市,其實這是不應該、不道德而且是非常危險的。即使公司努力地熬到了產品上市了,可是還得在市場上和國際知名大廠血拼。由於上市後之風險更高,一旦產品發生狀況,公司更得面臨巨額的賠償。而且因為產品的高風險性,使用者常常會為了比較有保障而偏向資本額較高的大廠,因此小廠的生存往往是倍極艱辛的。所以如何提高國內生醫科技公司的資本額與國際知名度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另外一個選擇就是發展第一,二類(Class I,II,人體侵入性較低)不需複雜人體試驗的產品,由於這類產品,成本風險皆較低,而且尚有相當的獲利空間,這蠻適合科技尚未高度開發的國家發展的。其實我們應該先好好地考慮自己有什麼專長,適合發展什麼樣的產業,然後再去努力才會有成功的機會,那種鯉躍龍門、一蹴而成式的投機做法常常會是徒勞無功的。

第三是市場萎縮的困境。有產業必然有市場,市場萎縮產業必然也萎縮。國內產業要生存,得先評估市場,市場的規劃當然應是放眼全球,但本國的市場不能不考慮,尤其是這種高風險的生醫產業,如果本國市場都無法接受,國際市場更不可能接受。最近健保雙漲的事件引起社會很大的震撼,健保局也準備在來年祭出一記台灣有史以來藥品降價幅度最大的殺手箭,這則新聞國內藥廠看得是膽戰心驚。由於國內醫療市場相當保守,對新醫療科技的排斥性很高,對醫療技術的使用限制也很高且拼命地壓低醫療給付,這對醫療品質的影響如何是另一回事,可是對醫療市場的壓縮絕對是立竿見影的,這對生醫科技的發展則又是另一層打擊。如果台灣醫療制度不思改弦易轍,想辦法增加國內市場規模的話,筆者想那生醫產業還是趁早熄燈打烊,免的將來血本無歸後悔莫及。

總而言之,任何新興產業必然都會遇到困境,要是能好好的面對困境並找出出路的話,危機就是轉機,如果只是心存僥倖,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消極心態的話,危機必然導至失敗。拼經濟不能只是口號,應該積極行動去落實它,也應不只是拼命砸錢,而是要對症下藥,才能真正起死回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